近日,
林阿姨(化名)和老伴
一起来到
福建医院
介入科病房,
为医生送上锦旗。
林阿姨紧紧握住医生的手,
不停道谢。
故事还要从4个月前说起。
今年1月的某一天,医院介入科副主任医师郑晖接医院的电话,说对方称有一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出现大呕血,药物及胃镜治疗的效果都不理想。若不积极处理,这名患者恐怕有生命危险。这名患者就是林阿姨。
郑晖嘱咐对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医院介入科。
医院介入科后,林阿姨还在不断地排血便,血压低至80/50mmHg,生命危在旦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成为林阿姨最后的希望。
在医院介入科杨维竹主任和科室副主任黄宁的统筹安排下,介入科医护团队迅速为林阿姨做急诊手术。
医生们精准地在林阿姨颈部的颈静脉处穿刺,导丝沿着血管顺利进入体内,小心翼翼地在病人肝内建立起一条新的通道,将门静脉的血液直接引流到下腔静脉,从而降低门静脉的压力,缓解静脉曲张的出血情况。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操作,分流通道成功建立,造影显示支架内血流顺畅,患者的出血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血压逐渐回升。术后1周,林阿姨顺利恢复出院。
据了解,林阿姨此次大出血是因为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郑晖提醒,预防门静脉高压出血需控制病因,如积极治疗肝硬化,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酒;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避免粗糙食物以防划伤食管静脉;定期监测肝功能和食管静脉曲张情况。
黄宁介绍,TIPS通过颈静脉入路,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主要分支间建立人工分流通道,是治疗门静脉高压导致消化道出血及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式之一,能够缓解症状及改善预后。
医院介入科是国内较早开展该手术的单位之一,现已形成一套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策略,能够为急危重症的门静脉高压出血患者提供完善的治疗手段。
据了解,福建医院介入科近年来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及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福建省综合介入技术质量控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肝癌MDT联盟成员单位,同时还是国家卫计委外周血管介入培训基地、中国医院示范基地。
科室日常开展良恶性肿瘤综合介入治疗,如通过多种方式配合系统治疗控制或灭活肿瘤,包括肝癌精细TACE治疗、肝肺肿瘤消融治疗、胆管癌支架粒子条治疗等;还开展血管性疾病的介入诊疗,针对腹主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内脏动脉瘤等;以及对动静脉狭窄、闭塞及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还包括各种出血性疾病如门静脉高压症的TIPS介入治疗等。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陈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