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出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关于胰腺癌您需要知道的10件事
TUhjnbcbe - 2021/2/25 3:02:00
1、什么是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不足1%,因此胰腺癌也被称为“癌中之王”。90%胰腺癌位于胰腺头部,主要起源于导管上皮,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胰腺癌起病隐匿,通常早期症状不明显,多以上腹部不适或腹痛为首发表现,早期诊断困难。2、为什么会得胰腺癌?胰腺癌的发病原因目前没有明确定论,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基因异常及遗传因素已被证实与胰腺癌的发病有关。长期吸烟是公认的危险因素,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长期饮酒都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一些累及胰腺的慢性疾病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如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3、胰腺癌有哪些临床表现?胰腺癌的临床表现与肿瘤部位、疾病分期以及是否远处转移有关。腹部不适或腹痛往往是胰腺癌最先出现的症状,多数仅表现为隐痛、钝痛。中晚期肿瘤累及腹腔神经时可出现剧烈疼痛,此外还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疸尤其是进行性加重的*疸也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之一,表现为皮肤、巩膜*染,小便深*,可伴皮肤瘙痒。此外,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明显体重下降,晚期出现恶病质,患者极度消瘦甚至完全卧床。4、哪些情况怀疑胰腺癌?对于40岁以上,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持续上腹不适、食欲不振、腹泻,进行性的消瘦、乏力,有胰腺癌家族史、大量吸烟、慢性胰腺炎者,或无家族遗传史的突发糖尿病,应视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就诊时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5、怀疑胰腺癌需要做哪些检查?对疑有胰腺癌的患者,需要完善血液检查、影像学、介入检查等方面。一般情况下腹部B超、肿瘤标志物包括CA19-9、CEA可作为初筛检查,其中CA19-9明显升高对胰腺癌有提示意义。一旦上述检查出现异常结果,则需要进一步行腹部增强CT或MRI及MRCP检查。PET-CT有助于发现胰腺外转移及评价全身肿瘤负荷,超声内镜则可以发现较为早期的胰腺癌。6、如何确诊胰腺癌?确诊胰腺癌后应该怎么办?病理检查是确诊胰腺癌的“金标准”,可以通过超声内镜、CT引导下穿刺、腹水细胞学、腹腔镜探查等获取病理标本。胰腺癌发现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此一旦确诊胰腺癌,无论有无症状,均应积极治疗。目前根本的治疗原则仍然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化疗等全身综合治疗。7、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胰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介入治疗、免疫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根据胰腺癌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及远处转移的情况,将胰腺癌分为三种:对于可切除的胰腺癌,应尽早行根治手术;交界性可能切除胰腺癌,可以在术前先给予化疗,如肿瘤降期可再切除;对于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可以采取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的综合疗法,以及营养支持和止痛等支持治疗。8、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是什么?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治愈和长期生存的唯一有效方法。需要完整切除肿瘤及旁边至少1cm的正常胰腺。如果肿瘤位于胰头,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即Whipple术,切除的范围包括:胆囊、胆管下段、胰腺头部、全部十二指肠、部分胃及部分空肠,并清扫相应区域淋巴结。待肿瘤切除后,再将胰腺、肝管、胃残端,分别与空肠吻合,以重建消化道(如下图)。胰十二指肠术是外科中最大、最难的手术之一。手术时间长、切除部位多、手术费用高,出现出血、感染、胰漏等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也相对较高。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也逐步应用于胰腺癌的治疗当中。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相对于传统Whipple术而言,总体并发症并无明显差异,但具有腹腔镜手术固有的视野清晰、出血量少,患者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本中心通过长期的病例累积,LPD例数快速增长提示其技术日趋成熟,且安全可靠。9、胰腺癌治疗的新进展?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逐渐受到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胰腺癌您需要知道的10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