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出血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科普关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TUhjnbcbe - 2021/5/17 1:08:00
哪治白癜风最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

临床工作中大多数(80%~9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多为上消化道病变所致,少数为胆胰疾患引起,其中以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最为常见。

近年来,药物也逐渐成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主要包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类药物、抗肿瘤及抗生素类药物、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

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我国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分别是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急性胃黏膜病变等。

如何识别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若患者出血呕血和黑便症状,伴或不伴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

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较快也可出现血便。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表现,此类患者应避免漏诊。

内镜检查能发现上消化道的病变,应尽早在出血后24h内进行,并备好药物和器械。有循环衰竭征象者,应先迅速纠正循环衰竭后再进行内镜检查。危重症患者检查时应进行血氧饱和度和心电、血压监护。

如何判断出血量?

临床医生在做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后,应立即对失血量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评估病情严重度与失血量呈正相关。因呕血与黑便混有胃内容物与粪便,而部分血液贮留在胃肠道内未排出,故难以根据呕血或黑便量判断出血量。

常根据临床综合指标判断失血量的多少,如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伴随症状、心率、血压和实验室检查等)判断失血量,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是判断失血量的重要指标。

体格检查中可以通过皮肤黏膜色泽、颈静脉充盈程度、神志和尿量等情况判断血容量减少程度。对于危重患者,应立即收入抢救室或ICU(重症监护病房),并进行液体复苏。

提醒广大居民如日常生活中遇到上述病情,医院消化科为全市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保驾护航!

图文:李彤韩冰编辑:孙梦瑶责任编辑:李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关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