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休生物、以色列磁波刀、谱元基因授权合作商
本文专家:
王成锋,中医院胰胃外科主任、胰腺肿瘤中心主任
胰腺毗邻胃、肝脏、十二指肠、胆道、胆囊、空肠等多个个脏器,因此胰腺疾病尤其是胰腺癌的诊疗牵一线而动全身。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联合主办的《大夫说》栏目邀请中医院胰胃外科主任、胰腺肿瘤中心主任王成锋教授,就胰腺癌相关问题权威解答。
筛查
胰腺出问题
消化也遭殃
胰腺是我们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主要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内分泌主要分泌激素进入血液,调整血糖,外分泌主要分泌消化酶。胰腺相关的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炎性疾病,例如胰腺炎,包括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主要由暴饮暴食引起;一类则是胰腺癌。因胰腺癌引起的相关病变会破坏胰腺的一些正常功能细胞,并且肿瘤还会压迫胆胰管,导致胰管分泌液无法进入消化道,影响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继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病症。而肿瘤侵犯周围神经还会造成疼痛,从而影响食欲等,综合这些症状,胰腺癌对消化功能的影响最大。
症状很隐匿
胰腺癌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其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虽然有自觉痛,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压痛,如果有压痛则和自觉痛的部位是一致的。1.腹痛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不管癌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疼痛。除中腹或左上腹、右上腹部疼痛外,少数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甚至有睾丸痛,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当癌累及内脏包膜、腹膜或腹膜后组织时,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2.*疸*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疸属于梗阻性,伴有小便深*及陶土样大便,是由于胆总管下端受侵犯或被压所致。*疸为进行性,虽可以有轻微波动,但不可能完全消退。*疸的暂时减轻,在早期与壶腹周围的炎症消退有关,晚期则由于侵入胆总管下端的肿瘤溃烂腐脱,壶腹肿瘤所产生的*疸比较容易出现波动。胰体尾癌在波及胰头时才出现*疸。有些胰腺癌病人晚期出现*疸是由于肝转移所致。约1/4的病人合并顽固性的皮肤瘙痒,往往为进行性。3.消化道症状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食欲不振和胆总管下端及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关。胰腺的梗阻性慢性胰腺炎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也必然会影响食欲。少数病人出现梗阻性呕吐。约10%病人有严重便秘。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而致腹泻:脂肪泻为晚期的表现,但较罕见。胰腺癌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脾静脉或门静脉因肿瘤侵犯而栓塞,继发门静脉高压症,也偶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4.消瘦、乏力胰腺癌和其他癌不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5.腹部包块胰腺深在,于后腹部难摸到,腹部包块系癌肿本身发展的结果,位于病变所在处,如已摸到肿块,多属进行期或晚期。慢性胰腺炎也可摸到包块,与胰腺癌不易鉴别。6.症状性糖尿病少数病人起病的最初表现为糖尿病的症状,即在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如腹痛、*疸等出现以前,先患糖尿病,以至伴随的消瘦和体重下降被误为是糖尿病的表现,而不去考虑胰腺癌:也可表现为长期患糖尿病的病人近来病情加重,或原来长期能控制病情的治疗措施变为无效,说明有可能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胰腺癌。7.血栓性静脉炎晚期胰腺癌患者出现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或动脉血栓形成。8.精神症状部分胰腺癌患者可表现焦虑、急躁、抑郁、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9.腹水一般出现在胰腺癌的晚期,多为癌的腹膜浸润、扩散所致。腹水可能为血性或浆液性,晚期恶病质的低蛋白血症也可引起腹水。10.其他此外,患者常诉发热、明显乏力。可有高热甚至有寒战等类似胆管炎的症状,故易与胆石症、胆管炎相混淆。当然有胆道梗阻合并感染时,亦可有寒战、高热。部分患者尚可有小关节红、肿、痛、热、关节周围皮下脂肪坏死及原因不明的睾丸痛等。锁骨上、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也可因胰腺癌转移而肿大发硬。关键靠早筛
早期胰腺癌没有明显症状。等到有很明显的症状以后再去就诊,基本上已经是中期和晚期。胰腺脏器埋藏较深,在腹腔后靠近脊柱的地方,前面有胃肠以及肝脏,这病症状基本一样。所以很多病人等到真正出现了疼痛、*疸等比较严重症状的时候,往往已经是到中晚期了。胰腺癌早期筛查尤为重要。针对胰腺癌,目前CT核磁是最主要的筛查手段。不过需采用胰腺专用CT,普通CT可能会漏掉一些情况。目前胰腺癌主要的筛查手段为:薄层、增强、多期CT扫描。这是早期发现胰腺癌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年过45
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胰腺癌难自我察觉,通过专业检查手段对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是早期发现胰腺癌的主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胰腺癌筛查。一般来说45岁~50岁左右,就可以进行胰腺癌筛查了。尤其是高危人群,胰腺癌高危因素包括肥胖、二型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或者过去有消化道、胆道良性疾病手术病史,手术10年以后也还是会有患胰腺癌的风险。如果家族有2位一级亲属罹患胰腺癌,建议筛查年龄提前10岁;如短期内出现快速消瘦的情况,在排除其他疾病之后,就要提高警惕排查胰腺癌。治疗
胰腺癌进展快
综合治疗是王道
胰腺癌是一个全身疾病,从治疗方法上来看,手术和放疗都是局部治疗,只有药物治疗是全身治疗,多学科(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在所有肿瘤治疗中都很重要,胰腺癌也不例外。局限在胰腺、没有转移的胰腺癌主要是手术;化疗、放疗或者物理治疗也是胰腺癌重要的治疗方式。胰腺癌手术后大部分病人都需要化疗,因为化疗可预防或缓解术后的复发转移。
目前根本的治疗原则仍然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1.外科治疗手术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手术方式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腺切除术等。但因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术后五年生存率也低。对梗阻性*疸又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可选择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术,以减轻*疸,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可在内镜下放置支架,缓解梗阻。2.姑息治疗对于不适合做根治性手术的病例,常常需要解除梗阻性*疸,一般采用胆囊空肠吻合术,无条件者可做外瘘(胆囊造瘘或胆管外引流)减*手术,多数病人能够短期内减轻症状,改善全身状态,一般生存时间在六个月左右。3.综合治疗胰腺癌由于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不良。尽管手术仍然是首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胰腺癌常常发现较晚,而丧失根治的机会,因此需要对胰腺癌进行综合治疗。迄今同大多数肿瘤一样,还没有一种高效和可完全应用的综合治疗方案。现在的综合治疗仍然是以外科治疗为主,放疗、化疗为辅,并在探讨结合免疫和分子等生物治疗的新方法。(1)放射治疗胰腺癌是对放疗敏感性较低的肿瘤。(2)化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或者为预防术后复发,均可进行化学治疗。对胰腺癌的化学治疗是期望着能降低术后癌的复发与转移的发生率。(3)生物治疗生物治疗包括免疫与分子治疗。随着免疫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这将是最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因为像胰腺癌这样的难治肿瘤,必须发展一些全新的方法来治疗:①基因治疗:多数仍然停留在临床前期,少有进入临床Ⅰ期或Ⅱ期试验。②免疫治疗:应用免疫制剂,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4)其他疗法胰腺癌属于对放化疗敏感性低的低氧性肿瘤,但对热敏感性增高。近年来由于技术上的改进,使得温热疗法得到了应用。常用的温度是44℃。但还需对加温和测温方法加以改进。4.对症支持治疗胰腺癌晚期,因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出现脂肪泻者,可于餐中服用胰酶制剂以帮助消化。对顽固性腹痛,给予镇痛药,包括阿片类镇痛剂;必要时用50%~75%乙醇行腹腔神经丛注射或交感神经切除术。放疗可使部分患者疼痛缓解。还应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手术非万能
仅两成患者适合
15%~20%的胰腺癌患者适合手术,70%~80%的患者不适合手术,或者需要在术前做些药物治疗(新辅助治疗),让肿瘤降期后再手术。但胰腺癌降期的比例也很低。比如胃癌通过化疗降期后70%左右都可再手术,而胰腺癌通过化疗和放疗后,降期的比例只有20%左右。另外,胰腺癌的手术也不容易。比如胰头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要切除胰腺的胰头,以及其他相关联的一部分胃、全部的十二指肠、胆道中下段、胆囊、15~20厘米的空肠,要做4~5个吻合口来重建消化道,手术时间较长,风险比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高。
胰腺癌治疗最怕远处转移
胰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在20%左右。发生远处转移的胰腺癌50%以上生存率不到两个月,只有不到8%的患者生存期超过一年,所以叫它癌症之王。早期胰腺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一般可以达到70%~80%,但早期胰腺癌的比例很小,只占5%左右,所以对胰腺癌整体生存率影响很小。术后
胰腺癌术后